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国内主要空气动力试验机构的代码,用于空气动力数据库数据元的标识和管理。本文件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及相关行业的空气动力数据交换与共享。
Title:Air Dynamic Database Data Elements - Codes for Major Domestic Aerodynamic Testing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V24
国际标准分类号:49.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QJ 1916.1-1990 是中国航空工业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空气动力数据库的数据元定义与管理。这一标准为国内主要空气动力试验机构提供了统一的数据编码和管理框架,确保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空气动力学作为航空航天技术的核心基础学科之一,其研究依赖于大量精确的试验数据支持。因此,QJ 1916.1-1990 的出台不仅促进了国内空气动力学领域的标准化进程,还为航空器设计、研发及测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在国内,空气动力试验机构承担着航空航天飞行器气动性能测试的重要任务。这些机构通过风洞实验、数值模拟等手段获取关键数据,为飞机、导弹、卫星等航天器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然而,由于不同机构采用的数据编码体系可能存在差异,导致信息交换困难、重复劳动增加等问题。为此,QJ 1916.1-1990 明确规定了各主要空气动力试验机构的唯一代码,从而实现了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
例如: 北京某著名空气动力研究院被赋予特定代码“001”,而上海另一家知名研究所则对应代码“002”。这种明确的标识方式便于用户快速定位所需信息来源,同时减少了因误操作引发的风险。
根据 QJ 1916.1-1990 的要求,每个数据元由多个属性组成,包括但不限于名称、定义、类型、单位等。这些属性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数据描述单元,用以表征某一具体物理量或现象。例如,在描述飞机机翼升力系数时,除了基本数值外,还需注明测量条件(如速度、攻角)、仪器精度等级以及采集时间等附加信息。
上述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严谨且灵活的数据管理体系,使得研究人员能够高效地处理海量试验结果,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以某国产大型客机的研发过程为例,该项目涉及数百次风洞试验,累计产生了数百万条原始数据记录。为了保证项目顺利推进,工程师们严格按照 QJ 1916.1-1990 标准对所有数据进行了分类整理,并赋予每组数据唯一的编码标识。通过这种方式,团队不仅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成功避免了因数据混乱而导致的错误决策。
此外,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机构还开发出了基于该标准的专用软件工具,进一步简化了数据录入与查询流程。例如,某知名航空企业推出的“AirData”平台就集成了自动编码生成、智能检索等多项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技术人员日常使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空气动力学研究正朝着更高精度、更快速度的方向迈进。在此背景下,QJ 1916.1-1990 的作用愈发凸显。一方面,它为新出现的试验设备提供了统一接口,促进了硬件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也为跨学科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推动空气动力学与其他相关领域深度融合。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基于此标准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涌现出来,助力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迈向更高水平。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持续完善相关法规制度,确保标准始终符合行业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