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药品生产关键物料供应商首次现场审计的流程、内容、要求和方法,以确保供应商符合相关法规和企业质量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药品生产企业对关键物料供应商进行首次现场审计的过程。
Title:Norm for the First On-site Audit of Key Material Suppliers in Pharmaceutical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42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药品生产中,关键物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首次现场审计至关重要。在TJXYXH 0005-2023《药品生产关键物料供应商首次现场审计规范》中,有一条重要的变化值得深入探讨,即关于“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审查”的要求。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较为笼统,主要关注文件的存在性以及是否符合基本的法律法规要求。而在新版标准中,这一条款得到了细化和强化,特别强调了文件的实际执行情况与一致性检查。这意味着不仅仅是查看供应商是否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更重要的是评估这些文件在实际操作中的落实程度。
例如,在应用这条规定时,审计人员需要不仅仅索取供应商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文档,还需要通过访谈、观察等方式验证这些文件是否被正确理解和实施。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文件获取:首先确保能够获得所有必要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2. 文件审核:检查文件的内容是否完整、合理,并且符合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
3. 现场验证:通过实地考察,确认文件中描述的操作流程是否真实存在并被执行。
4. 一致性检查:对比文件与实际操作之间是否存在偏差,特别是关键环节的操作是否一致。
5. 持续改进: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跟踪整改效果。
这种更加注重实践层面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审计的有效性,确保供应商提供的物料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从而保障药品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性。对于企业而言,理解并有效运用这一新标准,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合规水平,还能增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