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MJ螺纹紧固件中螺栓和螺母的强度分级和温度分级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航空航天及其他相关领域中MJ螺纹紧固件的设计、制造和选用。
Title:QJ 1747-1989 MJ Threaded Fasteners - Strength Grades and Temperature Grades of Bolts and Nuts
中国标准分类号:J26
国际标准分类号:2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QJ 1747-1989 是中国航天工业标准中关于MJ螺纹紧固件的重要规范,其核心在于对螺栓和螺母的强度分级与温度分级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一标准不仅为航空航天领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还广泛应用于其他需要高精度和高强度连接的工业场景中。
在螺纹紧固件的设计中,强度分级是至关重要的环节。QJ 1747-1989 根据材料性能和实际应用需求,将螺栓和螺母分为多个强度等级。例如,常见的强度等级包括 M5.8、M6.8、M8.8 和 M10.9 等。这些等级直接反映了紧固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从而保证了连接部位在各种工况下的可靠性。
以 M10.9 紧固件为例,这种级别的螺栓通常用于承受高载荷的场合,如飞机发动机舱内的关键部件连接。其抗拉强度可达到 1000 MPa 以上,屈服强度也保持在较高水平。这种高强度特性使得紧固件能够在极端条件下稳定工作,避免因过载而导致的失效。
除了强度分级外,QJ 1747-1989 还对螺纹紧固件的温度分级进行了明确规定。由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特殊性,紧固件往往需要在极端温度环境下工作,例如低温的太空环境或高温的发动机舱内。因此,温度分级对于保障紧固件的长期可靠性至关重要。
温度分级主要考虑材料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的机械性能变化。例如,某些高强度钢在低温下可能会出现脆性增加的问题,而铝合金则可能在高温下发生蠕变现象。为此,标准中规定了适用于不同温度区间的紧固件类型,如低温型(-196℃)、常温型(-40℃至 +150℃)以及高温型(+300℃以上)。
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强度分级和温度分级往往是相互关联的。例如,在设计某型导弹发射系统时,工程师不仅要考虑紧固件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还需要评估其在发射瞬间产生的高温冲击下的稳定性。因此,合理地结合强度分级和温度分级,可以显著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此外,为了进一步优化紧固件的性能,制造商还会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处理。例如,通过表面涂层技术提高防腐蚀能力,或者采用先进的热处理工艺增强材料的韧性。这些措施不仅符合 QJ 1747-1989 的标准要求,还能有效延长紧固件的使用寿命。
QJ 1747-1989 对 MJ 螺纹紧固件的强度分级和温度分级作出了全面的规定,为航空航天及其他高端制造业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强度分级和温度分级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确保紧固件在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还能推动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发展,这一标准有望得到进一步完善,为更多应用场景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