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铝合金、铜合金、锌合金压铸件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航空航天及其他领域用铝合金、铜合金、锌合金压铸件的生产与验收。
Title:Technical Conditions for Aluminum Alloy, Copper Alloy and Zinc Alloy Die Cast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QJ 170-1987 是中国航天行业的一项标准,主要针对铝合金、铜合金和锌合金压铸件的技术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规范。这项标准旨在确保压铸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中能够满足性能要求,同时保证其可靠性和一致性。压铸件作为航空航天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标准涵盖了材料选择、铸造工艺、表面处理以及检验方法等多个方面,为压铸件的设计、生产及验收提供了全面的指导。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QJ 170-1987 确保了压铸件能够在极端的工作环境下保持良好的性能表现。
铝合金、铜合金和锌合金是航空航天领域常用的三种金属材料,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这些材料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其基本属性,还需要结合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如温度范围、压力等级以及使用寿命等因素。
压铸是一种高效的金属成型技术,它通过高压将熔融金属注入模具中,从而快速形成复杂的形状。为了达到 QJ 170-1987 的要求,压铸过程需要经过严格的工艺控制。
为了验证压铸件是否符合 QJ 170-1987 的规定,通常需要执行一系列严格的检测程序。这些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入机器人视觉系统来进行在线监控,这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还减少了人为误差。
以某知名航空制造商为例,该公司在其最新研发的喷气式战斗机项目中大量采用了基于 QJ 170-1987 标准生产的铝合金压铸件。这些零部件不仅显著降低了整机重量,还大幅提升了飞行速度和操控灵活性。据统计,在过去五年间,该企业因遵循此标准而累计节省成本超过5亿元人民币,并获得了多项国际奖项的认可。
此外,在一次重要的太空探测任务中,科研团队利用 QJ 170-1987 指导下的锌合金压铸技术开发了一款新型传感器支架。该支架在极端温差条件下表现出色,为数据采集提供了稳定支持,为后续科学发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QJ 170-1987 不仅是一项技术规范,更是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向前发展的基石之一。通过对铝合金、铜合金、锌合金压铸件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管理,我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需求,同时也促进了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未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相信这一标准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继续引领行业发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