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直食草莓设施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技术、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直食草莓的设施生产及其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HVIA 02-2023 Regulations for Facility-based Production Operations of Ready-to-eat Strawberr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近年来,随着直食草莓设施生产的推广,相关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优化。THVIA 02-2023《直食草莓设施生产操作规范》相较于旧版,在多个环节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其中关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要求尤为值得关注。
在老版本中,病虫害防治更多依赖化学药剂,虽然能够快速见效,但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隐患。新版标准则明确提出要优先采用物理、生物等绿色防控手段,并对具体实施步骤做了明确规定。例如,在物理防控方面,要求每100平方米种植区至少安装5盏黄板诱虫灯,且需定期清理更换;在生物防控方面,则建议每亩配置一定数量的捕食螨或寄生蜂,以维持生态平衡。
那么如何正确应用这些新技术呢?首先,对于黄板诱虫灯的布置位置很有讲究。它们应该均匀分布在温室四周,高度保持在植株上方30厘米左右,这样既能有效捕捉害虫,又不会影响草莓正常生长。其次,在引入天敌昆虫时,需要提前了解当地气候条件及主要害虫种类,确保所选天敌适合当前环境。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检查诱虫灯捕获量以及天敌存活率,以便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措施,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还能提高果实品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直食草莓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