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锤上自由锻件的机械加工余量与尺寸偏差的要求和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采用锤上自由锻工艺制造的零件及其后续机械加工过程。
Title:Forging Mechanical Machining Allowance and Dimensional Tolerance for Hammer Free Forg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J12
国际标准分类号:2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机械制造领域,锤上自由锻件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为了确保加工过程中的高效性和可靠性,国家标准 QJ 1630-1989 对锤上自由锻件的机械加工余量与尺寸偏差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本文将围绕这一标准,探讨其重要性、应用范围以及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QJ 1630-1989 是中国航天行业的一项技术标准,主要用于规范锤上自由锻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余量分配和尺寸偏差控制。该标准不仅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还为产品质量的统一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加工余量是指在锻造完成后,为后续机械加工预留的材料厚度。合理的加工余量能够有效避免因材料不足导致的产品缺陷,同时也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因此,QJ 1630-1989 标准通过科学计算和实验验证,为不同类型的锻件设定了合理的加工余量值。
尺寸偏差是衡量锻件加工精度的重要指标之一。QJ 1630-1989 标准对锻件的尺寸偏差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通过严格的尺寸偏差控制,可以显著提高锻件的装配精度和使用寿命。
在实际生产中,严格执行 QJ 1630-1989 标准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真正实现锻件加工的高质量和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