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机械夹固式车刀(螺纹联接内孔车刀)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标志包装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机械夹固式车刀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Title:Mechanical Clamping Turning Tools - Threaded Connection Internal Hole Turning Tools
中国标准分类号:J15
国际标准分类号:2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QJ 1133.19-1987是中国航天工业部于1987年发布的关于机械夹固式车刀的标准之一,主要针对螺纹联接内孔车刀的设计、制造和应用进行了规范。这一标准为航空航天、精密机械加工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确保了车刀在高精度加工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作为一种机械夹固式车刀,QJ 1133.19-1987规定的螺纹联接内孔车刀具有安装便捷、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这种车刀通过螺纹结构将刀片固定在刀杆上,避免了传统焊接方式可能带来的应力集中问题,同时提高了刀具的可重复使用性。这种设计特别适用于复杂工件的内孔加工,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性能和加工精度要求极高的情况下。
根据QJ 1133.19-1987的规定,螺纹联接内孔车刀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关键因素:
此外,在制造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车刀的几何参数,包括前角、后角、刃倾角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切削力、表面质量和刀具寿命。
以某航天企业为例,该企业在生产卫星部件时需要对直径较小的内孔进行高精度加工。由于卫星部件的材料多为高强度合金钢,传统的焊接式车刀难以满足需求。于是,企业采用了符合QJ 1133.19-1987标准的螺纹联接内孔车刀。通过调整刀片的几何参数和优化切削参数,成功实现了内孔加工的表面粗糙度达到Ra 0.4μm的目标,同时显著降低了废品率。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某航空发动机制造商,在涡轮叶片的内孔加工中使用了该标准的车刀。通过精确的螺纹联接设计,刀具能够在长时间高速运转下保持稳定,从而保证了叶片内孔的加工精度和一致性。
QJ 1133.19-1987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不仅规范了螺纹联接内孔车刀的技术要求,还推动了我国机械加工行业的标准化进程。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精度、高性能刀具的需求日益增长,该标准为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车刀的设计和制造也将不断创新。例如,新型涂层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刀具的耐磨性和抗氧化能力;智能监控系统的引入则能够实时监测刀具状态,提升加工效率和安全性。这些进步将进一步巩固QJ 1133.19-1987在行业中的地位,并为未来的加工技术发展提供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