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香樟大规格苗木培育的术语和定义、苗圃地选择与准备、播种育苗、移植育苗、大规格苗木培育管理措施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香樟大规格苗木的培育及绿化工程应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Large-scale Camphor Tree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香樟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绿化树种,其大规格苗木的培育技术直接关系到绿化工程的质量与效果。在THBSF 006-2023《香樟大规格苗木培育技术规程》中,有一项重要变化值得关注,即关于“土壤改良”的规定。
旧版标准对土壤改良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出需要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但并未具体说明如何操作。而新版标准则明确了具体的措施,包括土壤pH值调节、有机质含量提升以及微生物菌剂的应用等。以土壤pH值调节为例,新版标准指出,当土壤pH值低于5.5时,应使用石灰粉进行调整,每平方米施用量为1公斤至2公斤,并需均匀撒布后深耕翻土。此外,还要求定期检测土壤pH值,确保其稳定在5.5至7.0之间。
这一改动对于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精确的pH值控制能够促进香樟根系健康发育,减少病害发生几率。其次,通过科学的土壤改良,可以有效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从而降低灌溉频率并节约水资源。最后,合理的土壤管理还能增强苗木抗逆性,使其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变化。
为了更好地应用这项新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选择合适的石灰粉产品,确保其纯度高且无杂质;第二,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施用时间,避免雨季造成养分流失;第三,加强后续跟踪监测工作,及时调整方案直至达到理想状态。总之,严格按照新版标准执行土壤改良工作,将极大提升香樟大规格苗木的整体品质,为城市绿化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