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核桃生态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培育、栽植技术、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核桃的生态栽培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co-cultivation of Walnu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核桃生态栽培技术规程》(THBSF 001-2023)相较于旧版标准,在栽培环境要求和具体操作细节上进行了更精细化的调整。本文将聚焦于“土壤pH值控制”这一关键指标的新老版本差异,并详细解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与实施方法。
在THBSF 001-2023中,对核桃种植地土壤pH值的要求从原来的6.0-7.5调整为6.5-7.0。这一变化基于近年来对核桃生长习性和土壤养分吸收机制研究的深入理解。新标准更加精准地反映了核桃树对酸碱度的最佳适应范围,有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并减少因pH值过高或过低导致的微量元素缺乏症。
那么如何有效调控土壤pH值呢?首先需要定期检测土壤样本,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如果检测结果显示pH值偏高,可以施加硫磺粉或有机质含量高的农家肥来降低酸碱度;反之,若pH值偏低,则应适量添加石灰类物质进行调节。同时,在整个生长期还应注意平衡施肥,避免单一元素过量造成土壤板结或者盐渍化现象的发生。
此外,为了维持适宜的土壤环境,建议采取覆盖种植绿肥作物、合理轮作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其保水保肥能力。通过这些综合手段,能够更好地满足核桃生态栽培的需求,促进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