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图书馆车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由汽车底盘改装而成,用于提供流动图书借阅服务的图书馆车。
Title:Technical Conditions for Library Vehic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T46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旨在探讨和分析中国国家标准《QCT 29100-1992 图书馆车技术条件》的核心内容及其在现代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对标准的技术要求、功能设计以及实施背景的深入剖析,本文试图揭示该标准对于推动图书馆车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改进建议以适应当前社会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文化资源需求的增长,图书馆车作为一种灵活便捷的服务形式,在促进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QCT 29100-1992 图书馆车技术条件》作为我国首个针对图书馆车制定的技术规范,为标准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标准是否仍然能够满足新时代的需求?本文将对此展开讨论。
《QCT 29100-1992 图书馆车技术条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于1992年发布并实施,其主要目的是规范图书馆车的设计与制造过程,确保车辆具备良好的性能表现和服务能力。以下是该标准的部分关键点:
从技术角度来看,《QCT 29100-1992》不仅明确了图书馆车的基础构造,还特别关注了其功能性与实用性。例如,书中提到的“每平方米地面承重不得超过500公斤”这一条款,体现了对结构强度的关注;而关于“车内温度需保持在18°C至26°C之间”的说明,则反映了对读者舒适度的重视。
尽管《QCT 29100-1992》在当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技术进步,该标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发布时间较早,部分指标已无法完全符合现代环保节能的要求;其次,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整合电子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综上所述,《QCT 29100-1992 图书馆车技术条件》在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进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我们应当对该标准进行适时修订和完善。具体而言,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向:
总之,《QCT 29100-1992》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起点,但在未来发展中还需不断调整策略,以确保图书馆车始终处于行业前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