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采用漏磁法对型钢进行缺陷检测的原理、设备要求、检测程序、结果评定和报告编制。本文件适用于建筑、制造等领域中使用的型钢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的无损检测。
Title:Steel Profiles Defect Detection - Part 2: Magnetic Flux Leakage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J80
国际标准分类号:25.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CSTM 01176.2-2023型钢缺陷检测第2部分:漏磁法》中关于“信号幅值校准”这一关键条文为切入点,结合新旧版本标准对比,详细解析其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假设编号为TCSTM 01176.2-2018)中,对于信号幅值校准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及需要定期进行校准但未明确具体步骤与参考标准。而在新版标准中,对信号幅值校准作出了更细致的规定,要求采用经过认证的标准试样,并规定了校准周期不得超过三个月,同时需记录详细的校准数据。
以某钢铁企业为例,其生产线采用漏磁法检测型钢表面及近表面缺陷。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该企业严格按照新版标准执行信号幅值校准流程。首先,选择符合GB/T 15711规定的标准试样,该试样具有已知且均匀分布的人工缺陷,能够代表实际生产中的典型缺陷类型。其次,在每次校准前,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传感器灵敏度、电源稳定性等。接着,将标准试样置于检测线路上,按照设定的速度通过检测区域,采集原始信号数据。然后,使用专业软件分析采集到的数据,计算出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偏差。如果偏差超出允许范围,则调整设备参数直至达到标准要求。最后,完整记录整个校准过程,包括日期、环境条件、操作人员信息以及最终确认的校准结果,以便后续追溯和审核。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校准程序,不仅提高了检测精度,还有效降低了误报率和漏检率,为企业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保障。此外,这种规范化操作也有助于推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促进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