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钒钛磁铁矿中硒量的测定方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本文件适用于钒钛磁铁矿及其相关产品中硒含量的测定。
Title:Vanadium-titanium magnetite - Determination of selenium content - Hydride generation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65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STM 00779-2023《钒钛磁铁矿 硒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中,有一处重要的改动值得深入探讨,即样品前处理步骤中的酸消解方式。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对消解温度和时间做了更精确的规定,这对于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至关重要。
按照TCSTM 00779-2023的要求,在进行样品前处理时,应将试样与硝酸-高氯酸混合液置于160℃±5℃的电热板上加热消解。这一温度范围较之前的标准有所提高,并且首次明确了允许波动范围为±5℃。同时,消解时间也从原来的“直至冒烟”改为“保持此温度下消解至溶液清澈透明并呈淡黄色”。这样的修改旨在避免因过低温度导致有机物分解不完全,或者过高温度引起待测元素挥发损失的情况发生。
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称取一定量(如0.2g)均匀混合好的样品放入聚四氟乙烯烧杯内,加入适量的硝酸后静置过夜以促进预氧化反应。接着缓慢滴加高氯酸,注意控制滴加速率以防剧烈放热。然后将装有混合液的烧杯移至已预热至设定温度的电热板上开始消解过程。在整个消解期间需密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一旦达到预期状态即可停止加热,并让其自然冷却后再添加去离子水定容备用。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这些细节上的调整有助于减少人为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方法的整体可靠性。因此,在实际应用该标准时,实验室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新版规定执行样品前处理步骤,以获得更加精准可靠的硒含量测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