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轮胎工业智能装备的基本要求、设计原则、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安全与环保要求、测试与验收方法以及维护保养建议。本文件适用于轮胎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智能化装备的设计、制造、验收和使用。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Intelligent Equipment in Tire Indus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J81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RIA 11007-2023轮胎工业智能装备技术指南》在诸多方面对轮胎生产智能化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关于“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的要求变化尤为显著,这是老版本标准中相对薄弱的部分,而在新版本中得到了大幅强化。本文将聚焦这一变化,探讨其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数据采集与分析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出需要具备基本的数据记录功能,并未深入涉及数据质量、实时性及分析深度等内容。而新版标准则明确提出,数据采集系统需满足高精度、高频率采集需求,同时强调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预测预警。
具体到应用上,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在硬件选型时优先选择具备高精度传感器和快速响应能力的数据采集设备,确保每一步工艺参数都能被精确捕捉;其次,建立完善的数据清洗流程,通过软件算法剔除异常值,保证数据库的纯净度;再次,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开发出针对性强的分析模型,比如能耗优化模型、产品质量预测模型等,从而为管理层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以某大型轮胎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在引入符合新标准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后,不仅显著降低了次品率,还实现了能源消耗的有效控制。他们通过实时监测硫化机的工作状态,提前发现潜在故障点并进行预防性维护,避免了因设备停机带来的经济损失。此外,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深度挖掘,找到了影响成品胎均匀性的关键因素,并据此调整生产工艺参数,最终使产品的合格率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TCRIA 11007-2023》中关于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的改进,为企业迈向智能制造提供了清晰路径。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采纳新标准中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