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制革行业绿色工厂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程序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制革行业的绿色工厂评价工作,其他相关行业可参照执行。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Green Factories in Leather Indus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Z5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制革行业的绿色发展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为了规范和引导制革企业实现绿色生产,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于2021年发布了《QBT 5572-2021 制革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以下简称《导则》)。这一标准为制革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衡量标准,旨在推动行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
绿色工厂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企业。对于制革行业而言,绿色工厂不仅意味着减少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还要求企业在能源消耗、原材料使用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导则》将绿色工厂的评价指标分为资源利用、环境管理、污染控制、产品品质等多个维度,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的评估框架。
尽管绿色工厂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制革行业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传统的制革工艺往往伴随着高能耗和高污染问题,如何在保证产量的同时降低环境影响是一大难题。其次,绿色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许多中小企业难以承担高昂的技术改造成本。此外,行业内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导致部分企业盲目追求绿色标签,而忽视了实际效果。
面对这些挑战,《导则》的出台无疑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它不仅明确了绿色工厂的评价标准,还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例如,某大型制革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膜分离技术,成功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回收再利用,大幅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
为了更好地理解《导则》的应用价值,我们可以参考一些成功的实践案例。例如,浙江某知名制革企业自2019年起启动绿色工厂建设项目,通过实施一系列环保措施,实现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措施包括:
经过两年的努力,该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下降了20%,废水排放量减少了30%,并获得了国家级绿色工厂荣誉称号。这一案例充分证明了《导则》在推动行业绿色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展望未来,制革行业的绿色转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绿色制造的支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激励企业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另一方面,行业协会需加强宣传推广,帮助更多企业了解并应用《导则》的相关内容。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制革行业有望迎来更多创新解决方案。例如,生物基材料的研发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皮革的生产方式,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此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助力其实现更高效的绿色生产。
总之,《QBT 5572-2021 制革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的发布标志着制革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通过科学规划和持续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制革企业将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还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