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用缝纫机数控软件白盒测试的术语和定义、测试要求、测试方法及测试报告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工业用缝纫机数控软件的开发、验证与质量评估。
Title:Specification for White-box Testing of Numerical Control Software for 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C 57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FAQ旨在帮助开发者和测试人员更好地理解QBT 5275-2018标准中关于数控软件白盒测试的核心内容。
白盒测试是一种针对软件内部结构进行测试的方法,它关注代码逻辑、分支覆盖、路径覆盖等细节。在QBT 5275-2018标准中,白盒测试用于验证工业用缝纫机数控软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在QBT 5275-2018中,白盒测试更适用于对数控软件的精确验证。
根据QBT 5275-2018标准,白盒测试的覆盖率目标通常包括以下几点:
这些目标确保测试能够全面覆盖软件的逻辑分支。
选择测试用例时,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测试的有效性。
是的,白盒测试通常需要手动编写测试脚本或使用自动化工具辅助。编写脚本时需结合代码结构和测试目标,确保覆盖所有必要的逻辑路径。
如果覆盖率不足,应采取以下措施:
必要时可咨询专业测试团队。
是的,白盒测试需要一定的编程知识,以便深入理解软件的代码结构和逻辑关系。不具备相关技能的人员可能无法有效执行白盒测试。
标准并未具体推荐工具,但建议使用主流的代码分析工具(如SonarQube、Coverity)或测试框架(如JUnit、TestNG)来支持白盒测试。
是的,白盒测试只是整个测试流程的一部分。完成白盒测试后,还需进行黑盒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以确保软件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
测试结果应详细记录,包括:
最终报告应清晰展示测试过程和结果,便于后续审查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