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优质牛肉生产中肉牛体外胚胎生产的相关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从事优质牛肉生产的企业及机构在肉牛体外胚胎生产环节的技术指导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emium Beef Production - Part 1: In Vitro Embryo Production of Beef Catt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优质牛肉生产中肉牛体外胚胎生产技术的改进与应用
在TSDYZXCP 006.103-2023《优质牛肉生产技术规程》第1部分:肉牛体外胚胎生产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值得关注,即胚胎移植操作流程的优化。这一变化不仅提高了胚胎移植的成功率,还进一步保障了肉牛繁育的质量。
根据新标准的要求,在进行胚胎移植前,必须对受体母牛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这包括但不限于血液检测、超声波检查以及生殖系统评估。通过这些详细的检查,可以确保受体母牛处于最佳的生理状态,从而提高胚胎着床的可能性。具体来说,受体母牛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无传染病史、生殖器官发育正常且无炎症、体重和营养状况良好等。只有当受体母牛符合上述所有标准时,才能进行后续的胚胎移植手术。
此外,新标准还强调了胚胎解冻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过去,由于解冻温度不稳定导致胚胎损伤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新版标准明确规定了解冻液的预热温度应保持在38℃±0.5℃范围内,并且整个解冻过程需在10秒内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冷休克对胚胎造成的损害,同时保证胚胎活性不受影响。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关于胚胎移植时机的选择。以往往往依据经验来决定移植时间,但这种做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为此,新版标准引入了基于超声波监测卵泡发育情况的方法。通过对排卵期前后几天内的卵泡直径变化进行动态跟踪,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最适宜的移植时刻。通常情况下,当优势卵泡直径达到18-22毫米时便是最佳移植窗口期。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改进措施,TSDYZXCP 006.103-2023有效提升了肉牛体外胚胎生产的效率与成功率。这对于推动我国优质牛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相关技术细节,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调整完善,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