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蒙”字标认证的呼伦贝尔大豆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保护范围、自然环境要求、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呼伦贝尔地区生产的符合“蒙”字标认证要求的大豆产品。
Title:Requirements for \"Meng\" Brand Certification of Hulunbuir Soybean Produ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呼伦贝尔大豆作为地理标志产品,其“蒙”字标认证对推动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TNMSP MZB01.12-2023《“蒙”字标农产品认证要求》中,关于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是一个关键点。
与旧版标准相比,新版标准对产地环境的要求更加严格。具体表现为:一是新增了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具体限值,如镉含量不得超过0.2mg/kg;二是提高了大气质量评价指标,将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从0.06mg/m³下调至0.04mg/m³。这些变化旨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以呼伦贝尔地区为例,当地拥有广袤的黑土地资源,土壤肥沃且富含有机质。为了满足新版标准中关于土壤环境的要求,种植户需定期检测土壤样品,重点监测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如果发现超标情况,应采取轮作休耕、施用有机肥等措施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污染物浓度。
此外,呼伦贝尔地区的气候特征决定了其适合大豆生长。然而,为了达到认证标准,还需关注气象站数据采集工作,确保空气质量符合要求。建议各生产基地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配备专业人员负责日常巡查和记录,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通过严格执行新版标准中的产地环境要求,不仅可以提升呼伦贝尔大豆的产品品质,还能增强消费者信心,助力品牌建设。这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