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芩规范化生产的产地环境、种子种苗、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包装、贮藏及运输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黄芩的规范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黄芩是传统中药材之一,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广泛。THBYY 0055-2023《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黄芩》的发布对规范黄芩种植、采收及加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该标准中新旧版本在“黄芩种子质量要求”方面的差异展开讨论。
在THBYY 0055-2023版中,对于黄芩种子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和具体化。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明确了种子纯度不得低于90%,发芽率不低于85%,并且首次提出了种子含水量应控制在10%以下的具体指标。这些变化旨在确保黄芩种子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从而提高出苗率与幼苗健壮程度,为后续生长奠定坚实基础。
以种子纯度为例,旧版标准仅笼统地提到需要保证种子纯净度,但并未给出明确数值限制。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最低限度为90%。这一改变有助于种植者在选购种子时有更清晰的标准可循,避免因购买劣质种子而导致产量下降或品质不佳的问题发生。
此外,关于发芽率的要求也从原来的“不低于75%”提升到了“不低于85%”。这表明新版标准不仅关注种子本身的物理状态,还特别强调其活力水平。通过提高这一门槛,可以有效筛选出生命力更强、适应性更好的种子类型,进而促进整个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至于新增加的种子含水量控制指标(10%以下),则是基于现代仓储技术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得出的结果。适当降低种子水分含量能够延缓代谢活动,减少病虫害侵袭几率,并延长保存期限。这对于保障黄芩种质资源安全储存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THBYY 0055-2023版通过对黄芩种子质量要求的细化和完善,进一步提升了行业准入门槛和技术门槛。这不仅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也推动了我国中药材产业朝着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方向迈进。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这些新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合本地条件的最佳实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