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证据的中药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的真实世界研究技术要求和实施规范。本文件适用于中医药领域中利用真实世界数据进行中药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的研究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al-World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Evidence-based Evaluation of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C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的技术规范在推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技术规范 第5部分:基于证据的中药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TCACM 1371.5-2021)为例,该标准对中药疗效与安全性的评价提供了系统性指导。本文将聚焦于“基于队列研究的有效性评价”这一部分内容,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点。
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要点
在TCACM 1371.5-2021中,对于基于队列研究来评估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明确的操作指南。首先,研究设计需考虑样本量的确定方法,通常采用统计学公式计算所需样本量,确保结果具有足够的统计效能。其次,在选择对照组时,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对照类型,如阳性药物对照、安慰剂对照或历史对照等,并详细记录对照的选择依据。
此外,数据收集过程中的标准化操作至关重要。所有参与者的基线资料、用药情况以及随访期间的健康状态都应当被完整记录。为了保证数据质量,可以引入电子化数据采集系统,减少人为误差,并定期进行数据核查。
安全性监测方面,则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不良反应报告机制。一旦发现任何可能与试验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应及时上报并评估其严重程度及因果关系。同时,还需制定应急预案,以便快速处理紧急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该版本相对于旧版增加了更多关于如何处理混杂因素的具体措施。例如,通过多变量回归分析调整潜在混杂变量的影响;或者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平衡两组间的基线特征差异。这些改进使得最终得出的结论更加可靠。
总之,《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技术规范 第5部分》为开展高质量的中药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理解与实践,能够有效提升研究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