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枇杷病虫无害化治理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枇杷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无害化治理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armless Control of Loquat Diseases and P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RSPPXH 005-2023枇杷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规程》相较于旧版,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与更新。今天我将围绕“绿色防控策略”这一核心内容展开讨论,并重点分析新旧版本中关于生物防治措施的具体变化及其实际应用。
在旧版标准中,虽然也提倡使用生物天敌来控制病虫害,但具体操作流程较为笼统,缺乏针对性指导。而新版标准则更加细化了生物防治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求。例如,在利用瓢虫控制蚜虫时,新版标准不仅强调了选择适宜种类的瓢虫,还明确了释放的最佳时期、密度以及后续管理措施。
以枇杷园为例,当发现蚜虫数量开始上升时,应立即检查周围环境中是否存在适合的瓢虫种群。如果存在,则需评估其数量是否足够覆盖整个果园面积。若不足,则需要人工引进相应数量的瓢虫幼虫或成虫。此外,还需注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以免误伤瓢虫等有益昆虫。同时,在瓢虫释放后的一周内,密切观察蚜虫控制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后续防治方案。
这种改进使得生物防治技术更具操作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和剂量,从而实现枇杷病虫害的无害化治理目标。通过这样的具体案例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新版标准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