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日用陶瓷原料筛余量的测定方法,包括试验设备、试样制备、试验步骤及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日用陶瓷生产过程中对原料颗粒分布特性的质量控制。
Title:Determination of Residue on Sieve for Raw Materials of Daily Ceramics
中国标准分类号:Q45
国际标准分类号:8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QBT 2435-1999 是中国轻工业部发布的一项行业标准,用于规范日用陶瓷原料中筛余量的测定方法。这一标准的出台旨在确保日用陶瓷生产的原料质量,从而提高陶瓷产品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筛余量是衡量原料颗粒大小分布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陶瓷坯体的成型、烧结以及成品的质量。
筛余量是指通过特定筛网后未被筛过的颗粒占总样品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在日用陶瓷生产中,原料的粒度分布直接决定了陶瓷制品的物理性能,如强度、透光性和表面光滑度。因此,准确测定筛余量对于控制原料质量至关重要。
根据 QBT 2435-1999 的规定,筛余量的测定需要使用标准筛网进行逐级筛选。具体步骤包括: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将其置于筛网上,通过机械振动或手动摇动完成筛分,最后称重剩余颗粒并计算比例。
某陶瓷生产企业曾因原料筛余量不合格导致产品出现大量次品。通过引入 QBT 2435-1999 标准,企业对原料进行了严格筛选,将筛余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结果显示,产品合格率从原来的 75% 提升至 98%,不仅降低了废品率,还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QBT 2435-1999 标准为日用陶瓷行业的原料质量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筛余量的精确测定,可以有效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该标准有望进一步优化,以适应更高要求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