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手锣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碳素结构钢为材料制成的手锣。
Title:Hand Gong - QBT 2175.5-1995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QBT 2175.5-1995是中国轻工业部发布的一项关于手锣产品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手锣的设计、制造和质量检测。这项标准不仅涵盖了手锣的基本物理特性,还对产品的声学性能、外观要求以及包装运输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作为传统乐器的一部分,手锣在文化传承和音乐表演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这一标准对于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市场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手锣是一种打击乐器,其基本构造包括锣面、锣边和锣柄三部分。锣面是声音产生的核心区域,通常由铜合金制成,其厚度和材质直接影响音色的高低与音质的优劣。锣边则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而锣柄便于演奏者手持操作。根据QBT 2175.5-1995的规定,手锣的声学性能需满足特定频率范围和衰减时间的要求。例如,锣面的振动频率应达到400Hz以上,以确保音色明亮且富有穿透力。
手锣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戏曲、民间音乐以及现代交响乐中。例如,在京剧表演中,手锣常用于配合演员的动作和唱腔,增强舞台效果;而在一些地方民俗活动中,手锣更是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据统计,中国每年生产的手锣数量超过百万件,其中出口至东南亚及欧美地区的比例逐年增加。
QBT 2175.5-1995的实施有效提升了手锣行业的整体水平。通过统一的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生产企业能够更好地控制产品的一致性,同时减少因规格差异导致的市场混乱。此外,该标准还推动了手锣制作工艺的创新与发展,例如采用激光切割技术优化锣面形状,从而提高音色的纯净度。
总之,QBT 2175.5-1995不仅是手锣制造领域的技术指南,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手锣行业将继续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求平衡,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