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笙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竹制或木制笙斗、铜制簧片为主要材料制作的笙。
Title:Reed Pipe Instruments - Sheng
中国标准分类号:Y81
国际标准分类号:97.2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QBT 1947.3-1994 是中国轻工业部于1994年发布的关于笙这一传统民族乐器的技术标准文件。作为中国传统吹管乐器之一,笙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构造闻名,而这一标准则为笙的设计、制造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本标准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还反映了现代工艺与传统艺术的融合。
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乐器,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它由若干根长短不同的竹管排列而成,每根管内装有铜制簧片,通过吹气发声。根据QBT 1947.3-1994标准,笙的制作需严格遵循尺寸、材质和音准的要求,确保其演奏效果符合传统音乐的需求。例如,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笙的长度、管径以及簧片厚度等参数,这些细节直接影响到乐器的音质和稳定性。
笙的核心在于其独特的簧片设计和竹管布局。标准中提到,簧片需选用优质黄铜材料,经过精密加工后才能保证音色的纯净与稳定。此外,竹管的选择也至关重要,通常采用生长周期较长的优质竹材,以确保其韧性与共鸣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工艺的应用使得传统笙的制作更加高效和精确。例如,一些工厂采用数控机床来切割竹管,确保每根管的尺寸误差不超过0.1毫米,从而大幅提升音准的一致性。
尽管笙是一种古老的乐器,但它并未停留在历史长河中,而是不断融入现代音乐创作之中。许多当代作曲家将笙与其他乐器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例如,著名作曲家谭盾在其作品《地图》中,就运用了笙的独特音色,赋予作品浓厚的东方韵味。
总之,QBT 1947.3-1994 标准不仅是笙制作的技术指南,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标志。通过严格的规范和创新的应用,笙这一古老乐器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奏响动人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