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羊球虫病的诊断方法和防控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羊球虫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综合防控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Sheep Coccidio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NAIA 0257-2023羊球虫病诊断与防控技术规范》中新旧版本对“病原检测”部分的差异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分析。相较于旧版标准,《TNAIA 0257-2023》在病原检测方法中新增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这一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旧版标准主要依赖显微镜检查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病原检测。这两种传统方法虽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敏感性较低,尤其在早期感染阶段难以准确识别病原。而新版标准引入的LAMP技术是一种基于DNA扩增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测过程。具体应用时,需采集疑似患病羊只的粪便样本,通过特定引物设计后,在恒温条件下快速扩增目标基因片段,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羊球虫病原。
其次,LAMP技术的操作流程也较为简便。技术人员只需按照试剂盒说明书配置反应体系,并将样本加入其中,即可在60-65℃环境下孵育约40分钟。结果判定直观,若反应管内液体颜色发生变化,则表明检测呈阳性。此外,该技术还具备多重检测能力,可以同时针对多种病原体开展筛查工作,极大提升了实验室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TNAIA 0257-2023》中新增的LAMP技术显著提高了羊球虫病的病原检测水平,对于早期发现病情、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具有重要作用。养殖企业和技术人员应充分认识并掌握这项新技术的应用方法,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