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用菌生产过程中蚤蝇虫害的测报方法及综合防控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食用菌生产中蚤蝇虫害的监测与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orecasting and Integrated Control of Major Insect Pests in Edible Fungi - Part 2: Flea Fl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JSEFA 006.2-2023《食用菌主要虫害测报及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第2部分:蚤蝇》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是关于蚤蝇监测频率的变化。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将监测频率从每周一次调整为每两天一次。这一变化旨在更及时地捕捉蚤蝇的发生动态,从而提高防控措施的有效性。
具体应用时,首先需要准备合适的监测工具,如诱捕器和诱饵。诱捕器应放置在食用菌栽培场地的关键位置,确保能够覆盖整个生产区域。诱饵的选择也很关键,通常使用发酵的糖醋液或者酵母溶液,这些都能有效吸引蚤蝇。
接下来,按照新的监测频率执行。每次监测时,记录诱捕到的蚤蝇数量、种类以及出现的时间点。通过连续的数据收集,可以分析出蚤蝇的活动规律,比如高峰期和低谷期。这对于制定精准的防控策略至关重要。
一旦发现蚤蝇数量异常增加,应立即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这包括物理防治(如安装防虫网)、化学防治(选用对环境友好的生物农药)以及农业管理措施(如保持栽培环境清洁干燥)。同时,定期检查并更换诱捕器中的诱饵,以维持其有效性。
通过这种更加频繁且细致的监测与及时响应的防控机制,可以显著降低蚤蝇对食用菌生产的危害,保障产品质量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