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纯电动乘用车控制芯片在整车环境舱中的试验条件、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本文件适用于纯电动乘用车控制芯片的功能和性能测试,以及相关产品的研发与质量评估。
Title:Test Method for Whole Vehicle Environmental Chamber of Pure Electric Passenger Car Control Chips
中国标准分类号:L75
国际标准分类号:3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SA 193-2023《纯电动乘用车控制芯片整车环境舱试验方法》是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本文将聚焦于新旧版本中关于“温度循环测试”这一关键环节的变化,并详细解析其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温度循环测试主要关注的是单一温度点下的稳定状态测试,而对于动态变化条件下的适应性评估较少提及。而在新版标准中,增加了对控制芯片在极端温差快速切换条件下的性能表现要求。具体表现为:控制芯片需在-40℃至85℃之间完成五个完整周期的温度循环测试,在每个周期内,从最低温度升至最高温度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且整个过程应保持连续无中断。
这种改变的意义在于更贴近实际使用场景。现代纯电动乘用车经常面临从寒冷地区到炎热地区的长途驾驶,尤其是在冬季北方极寒天气下启动车辆时,控制芯片能否正常工作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因此,新版标准通过引入更加严格的温度循环测试条件,确保了控制芯片具备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那么如何正确实施这项测试呢?首先需要准备一个能够精确控制温度的环境舱设备,该设备应当具备快速升温与降温的能力,并能实时记录数据。其次,在进行测试前要确保被测样品已充分预热至室温状态,避免因初始温度差异导致结果偏差。接着按照规定程序执行测试流程,包括但不限于开机检查、功能验证以及最终的数据分析等步骤。最后根据测试结果判断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必要时还需调整设计参数以优化产品性能。
总之,《纯电动乘用车控制芯片整车环境舱试验方法》通过对温度循环测试条件的改进,提高了对控制芯片质量控制的要求,这对于保障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和研发机构应当重视这一变化,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严格遵循最新标准,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提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