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墨中可溶性有害元素的最大限量及其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类油墨产品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检测与控制。
Title:Ink - Limit and Test Method for Certain Harmful Elements - Part 1: Soluble El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G 76
国际标准分类号:8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QB 2930.1-2008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油墨中某些有害元素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的标准文件。这一标准主要针对油墨产品中可能存在的可溶性有害元素进行了限制,并规定了相应的检测方法。这些有害元素包括铅(Pb)、镉(Cd)、铬(Cr)、汞(Hg)等,它们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尤其是对儿童和长期接触油墨的工作者。
强有害元素如铅、镉、铬和汞等,不仅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肾脏功能造成损害,还可能引发癌症等严重疾病。因此,QB 2930.1-2008明确规定了这些元素在油墨中的最大允许含量。例如,铅的限量为90 mg/kg,镉的限量为75 mg/kg。这些限制值是基于国际通行的安全标准制定的,旨在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健康。
为了确保油墨符合标准要求,QB 2930.1-2008提出了多种科学可靠的测定方法。其中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这些方法各有优劣,例如ICP-OES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分析的特点,而XRF则适合于现场检测。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检测环境和具体需求。
以某印刷厂为例,该厂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QB 2930.1-2008标准进行质量控制。通过定期检测油墨中的可溶性有害元素含量,他们发现一款用于食品包装的油墨中铅含量超标。经过调整配方并重新检测,最终确认铅含量降至安全范围内。这一案例表明,严格执行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至关重要。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绿色印刷技术的发展。QB 2930.1-2008不仅促进了油墨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也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