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长绒棉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长绒棉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ong Staple Cotton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NYT 879-2004长绒棉生产技术规程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NYST 879-2004是中国国家农业标准,专门针对长绒棉的生产技术规程。它涵盖了从种植、田间管理到收获的全过程,旨在提高长绒棉的产量和品质。
长绒棉因其纤维长度较长而得名,通常用于高端纺织品如高档纱线和面料。与普通棉花相比,长绒棉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光泽度,但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也更高。
长绒棉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中种植。土壤的pH值应在6.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应高于1.5%。
NYT 879-2004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播种时间的选择直接影响长绒棉的生长周期和产量。一般而言:
具体播种时间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进行调整。
长绒棉的收获时间应根据棉铃的开裂程度来判断。最佳收获期为棉铃自然开裂后7-10天,此时纤维质量最佳。
常见的病虫害包括棉铃虫、红蜘蛛和枯萎病等。防治方法包括:
NYT 879-2004推荐两种主要的采收方式:
长绒棉纤维易受潮发霉,因此储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长绒棉的品质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这些指标可通过专业的仪器检测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