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效益评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及报告编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项目的效益评估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Norm for Green Control Benefit Assessment of Forest P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效益评估规范》(TJLFX 014-2024)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其中,“绿色防控措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更新是一个显著变化。新版标准中新增了“生态安全性指标”,这不仅反映了当前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更高要求,也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更科学的指导。
以“生态安全性指标”为例,该指标主要考量的是绿色防控措施实施后对非靶标生物、土壤微生物群落及水质等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在应用这一指标时,首先需要明确评估对象,即确定具体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及其对应的绿色防控手段。接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项目,如设置对照区与处理区,分别记录两区域内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土壤酶活性以及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等数据。
例如,在某次松材线虫病绿色防控实践中,采用了释放天敌昆虫的方式。按照新标准的要求,我们应当在施放前后的不同时间段内采集样本,分析天敌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并观察其对目标害虫控制的效果;同时还要注意检查天敌昆虫是否会对其他有益昆虫造成威胁,这直接关系到生态安全性评价的结果。此外,还需定期检测土壤样品,查看是否存在重金属超标或者有机污染物积累等问题,确保整个过程不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长期损害。
通过这样的系统性评估,可以全面了解绿色防控技术的实际成效及其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从而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考依据。这也体现了新版标准对于促进林业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