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公害食品龙眼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产后处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无公害食品龙眼的生产过程。
Title:Non-environmental Food - Longan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NYT 5176-2002 是中国农业行业标准中关于无公害食品龙眼生产的技术规程,旨在规范龙眼的种植、管理及采收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的要求。本文将从生产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采后处理四个方面对NYT 5176-2002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无公害食品;龙眼;生产技术规程;NYT 5176-2002
根据NYT 5176-2002的规定,无公害龙眼生产基地应选择远离工业污染源和城市垃圾场的区域,土壤pH值宜控制在5.5至6.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此外,灌溉用水需符合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以保障龙眼果实的安全性。
在栽培技术方面,NYT 5176-2002强调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并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密度(一般为每亩30株左右)。同时,建议采取平衡施肥策略,注重氮磷钾肥的比例搭配,促进树体健康生长。
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NYT 5176-2002提倡采用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来防控病虫害。例如,利用天敌昆虫捕食害虫,或者通过设置黄板诱杀蚜虫等措施。对于必须使用的化学药剂,则需严格按照规定剂量施用,并注意轮换用药以防产生抗药性。
采收后的龙眼果实需要经过严格的分级筛选,剔除病果、裂果及损伤果。之后可采用冷藏或气调保鲜技术延长货架期,确保最终产品达到NY/T 1779《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要求》的标准。此外,还需定期开展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农药残留分析、微生物指标测定等内容。
NYT 5176-2002作为指导无公害龙眼生产的权威文件,在推动绿色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为从业者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还促进了整个产业链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迈进。未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该标准仍有待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以便更好地满足实际生产中的多样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