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和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无公害食品茶叶的生产过程。
Title:Hygienic Food -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ea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无公害食品”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NYT 5018-2001《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是中国农业行业标准中的一项重要规范,旨在指导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茶叶产品的安全性和高品质。这一标准涵盖了从种植、加工到包装的全过程,为茶农和企业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持。
在种植环节,NYT 5018-2001强调了土壤环境的重要性。强酸性或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不适合种植茶叶,因此需要对土壤进行检测和改良。此外,标准还提倡使用有机肥料,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例如,浙江某茶园通过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成功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30%,不仅提高了茶叶品质,还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茶叶加工是决定其品质的关键步骤。NYT 5018-2001规定了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标准和操作流程,包括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的具体参数。例如,杀青温度需控制在200℃左右,以保证茶叶的色香味俱佳。同时,标准还要求企业在加工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符合无公害食品的标准。
在包装和流通环节,NYT 5018-2001提出了环保包装的要求,鼓励使用可降解材料,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同时,为了延长茶叶的保质期,包装应具备防潮、防氧化的功能。例如,福建某知名茶企通过采用真空充氮包装技术,使茶叶的保质期延长至两年以上,大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NYT 5018-2001《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不仅是一项技术规范,更是推动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不仅可以提升茶叶的市场竞争力,还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和地区的参与,这一标准将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