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东北地区大豆的标准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ybean Production in Northeast Chin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FAQ旨在帮助用户了解NYT 495-2002标准中关于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的重点内容。
NYT 495-2002是中国国家农业标准,专门针对东北地区的大豆生产技术规程。它涵盖了从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的全过程,旨在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
东北地区的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这一时间段气温适宜,土壤湿度适中,有利于大豆种子发芽和生长。
选择大豆品种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例如,“合丰45”、“黑河43”等品种在东北地区表现良好。
种植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合理密植是提高大豆产量的关键:
田间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大豆的适宜收获期为叶片大部分脱落、豆荚变黄且籽粒硬化时。具体判断方法如下:
大豆收获后的保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NYT 495-2002主要针对东北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特点制定,因此更适合东北地区的大豆生产。其他地区的大豆种植可参考相关区域标准,但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调整技术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误区及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