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环氧氯丙烷副产氯化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环氧氯丙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化钙副产品的应用技术要求。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alcium Chloride as a By-product of Epichlorohydrin
中国标准分类号:G71
国际标准分类号:8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环氧氯丙烷副产氯化钙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本文将聚焦于TCCASC 2003与2023版标准中关于“氯化钙纯度检测方法”的差异,并详细解读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步骤。
标准变化背景
从2003年到2023年,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和行业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TCCASC标准对氯化钙纯度检测方法进行了修订。新标准不仅提高了检测精度,还增加了可操作性,确保了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新旧标准对比
在旧版标准(2003)中,氯化钙纯度主要通过重量法测定,这种方法虽然原理简单但耗时较长且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新版标准(2023)引入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该方法能够快速、精确地分析样品中的多种元素含量,从而间接反映氯化钙的纯度。
应用方法详解
# 准备工作
1. 仪器校准:首先需要使用标准溶液对ICP-AES设备进行校准。选择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按照仪器说明书设置好工作参数。
2. 样品处理:取适量待测氯化钙样品,将其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适当浓度的溶液。注意溶液需充分搅拌均匀以保证测试准确性。
# 操作流程
1. 将准备好的样品溶液注入ICP-AES进样系统中。
2. 启动仪器开始测量,记录下样品溶液中各元素的光谱强度值。
3. 对比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目标元素的浓度。
4.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计算氯化钙的纯度。
# 注意事项
- 在整个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可能会影响测试结果。
- 定期维护保养仪器设备,确保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采用ICP-AES技术替代传统重量法后,不仅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而且提高了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这对于保障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先进的检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