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路灯能耗管理节能保护系统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城市道路、公共区域等场所使用的路灯能耗管理节能保护系统。
Title:Energy Management and Energy-saving Protection System for Street Ligh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91.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近年来,随着城市照明需求的增长和节能环保意识的提升,路灯能耗管理节能保护系统的标准化工作得到了广泛关注。TQGCML 2593-2023《路灯能耗管理节能保护系统》是该领域的一项重要国家标准,相较于旧版标准,它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和更新。本文将聚焦于新老版本标准中关于“智能调控模式”的差异,并结合实际应用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智能调控模式的变化与意义
在TQGCML 2593-2023的新版标准中,“智能调控模式”被赋予了更具体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指南。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不仅增加了对多种环境条件下灯具亮度调节的具体数值范围,还明确了不同时间段内应采用的调控策略。例如,在夜间低交通流量时段,允许灯具亮度降低至额定功率的50%-70%,而在清晨准备迎接日出时,则需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以确保行人安全。
这种变化体现了从单一化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的趋势。过去,由于缺乏统一规范,各地区或企业往往自行设定调控参数,导致效果参差不齐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新版标准通过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值,帮助使用者更好地平衡节能效益与使用需求之间的关系。
应用方法详解
为了有效实施上述智能调控模式,首先需要确保系统具备必要的硬件基础。这包括但不限于安装高精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光照强度、温度等外部条件;配置高性能控制器来处理数据并执行相应指令;以及定期维护设备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
其次,在软件层面,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运行计划。比如,对于位于郊区的道路,考虑到车辆较少且行人稀少的特点,可以适当延长低亮度状态的时间;而对于市中心繁忙路段,则需缩短此类时间以保障交通安全。此外,还应建立反馈机制,收集用户意见和技术人员建议,不断调整优化方案直至达到最佳效果。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培训相关人员熟悉新标准下的操作流程。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技术人员都应对系统的工作原理有充分了解,并掌握故障排查技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智能调控模式的优势,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
总之,《路灯能耗管理节能保护系统》TQGCML 2593-2023通过对智能调控模式做出更加精确的规定,为我国城市照明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这一标准,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城市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