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田棉铃虫测报的术语和定义、测报内容、调查方法、预测方法及预报发布。本文件适用于玉米生产中棉铃虫的发生动态监测与预报。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of Corn Bollworm in Corn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为了在遵循“NYT 3547-2020 玉米田棉铃虫测报技术规范”的核心原则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测报工作的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以下提出了10项弹性方案。
根据历史数据和当前气候条件,动态调整棉铃虫监测频率。例如,在低风险季节减少人工巡查次数,而将更多资源集中在高风险时期。
利用无人机或自动监测仪器代替部分人工操作,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降低人力成本。
将玉米田划分为多个区域,并为每个区域设置独立的监测点。通过分区管理,可以更精准地定位问题区域,避免全面覆盖带来的资源浪费。
建立区域内监测数据共享平台,不同农场之间共享信息,避免重复工作,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
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其对棉铃虫识别和报告的能力,从而减少对外部专家的依赖。
设计适合当地环境的诱捕器,提高诱捕效果的同时降低维护成本,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利用气象预报系统,提前预测棉铃虫爆发的可能性,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事后处理的成本。
简化监测报告的格式,保留关键信息,减少不必要的冗余内容,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安装摄像头和传感器等远程监控设备,实时掌握田间情况,减少实地巡查频率。
设立快速反馈通道,及时收集农民和工作人员的意见,不断改进监测技术和流程,提升整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