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行道树设计规划软件的功能要求、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及应用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城市绿化中行道树设计规划软件的开发、使用与评估。
Title:Roadside Tree Design Planning Softwar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行道树设计规划软件在城市绿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TQGCML 2572-2023标准的发布为这类软件的设计提供了更加科学和规范的依据。本文将以“新旧版本标准中关于行道树冠幅计算公式的差异”为主题,进行深入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行道树冠幅的计算主要依赖于经验公式,该公式考虑了树种、种植间距以及土壤条件等因素,但其精确度有限,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复杂多样的环境需求。新版标准引入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动态计算模型,这一模型不仅考虑了传统因素,还加入了气候数据、交通流量以及周边建筑密度等变量。
具体来说,新版标准中的计算公式为:C = (H × W × D × M) / S,其中C代表冠幅,H是树高,W是宽度因子,D是密度系数,M是管理因子,S是安全间距。相较于旧版,新版更加强调了各参数之间的动态关联性。例如,宽度因子W会根据不同的道路等级自动调整,确保树木既能遮荫又不妨碍交通视线。
以某城市快速路为例,假设选定的行道树种平均高度为15米,宽度因子设定为0.8,密度系数为1.2,管理因子为0.9,安全间距为4米,则冠幅C的计算值为(15 × 0.8 × 1.2 × 0.9) / 4 = 3.24米。这意味着在这样的条件下,行道树的冠幅应控制在3.24米以内,以保证行车安全与绿化效果兼得。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新版标准的计算公式更加注重实际应用中的灵活性与精准性,有助于提高行道树设计规划软件的智能化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