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豆抗大豆蚜鉴定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结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大豆品种抗大豆蚜能力的鉴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oybean Aphid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Soybean - Part 5: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oybean Aphid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NYT 3114.5-2017《大豆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是农业领域的一项重要国家标准,旨在为大豆品种的抗病虫性鉴定提供科学、系统的技术指导。其中,第5部分专门针对大豆抗大豆蚜的鉴定技术进行了详细规定。大豆蚜是一种对大豆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的害虫,其危害不仅影响大豆的产量,还可能传播病毒,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该标准的出台对于提升我国大豆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豆蚜以其强大的繁殖能力和快速扩散能力著称,每年都会给大豆种植带来巨大的挑战。据相关数据显示,大豆蚜的爆发可能导致大豆减产高达30%以上。为了有效控制这种害虫的危害,科学家们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筛选出抗性较强的品种。NYT 3114.5-2017标准为此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路径,包括试验设计、操作流程以及结果评估等环节,确保鉴定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近年来,某科研团队依据NYT 3114.5-2017标准成功筛选出了一批高抗大豆蚜的优良品种。例如,“黑农58”品种在田间试验中表现出显著的抗性优势,其蚜虫密度仅为对照组的1/5。这一成果不仅提升了大豆种植的经济效益,也为其他作物的抗虫育种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NYT 3114.5-2017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在大豆抗病虫性研究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标准化的鉴定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大豆品种的抗性水平,还能促进农业生产的绿色转型。未来,随着更多科研力量的投入,我们有理由相信,大豆蚜的危害将得到有效遏制,大豆产业也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