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麦品种抗根腐病鉴定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本文件适用于大麦品种抗根腐病能力的鉴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isease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Barley Varieties - Part 5: Resistance to Root Ro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大麦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然而,由于病害的影响,大麦的产量和品质时常受到威胁。其中,根腐病是一种常见的土传病害,对大麦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危害。为了科学、规范地进行大麦品种的抗根腐病鉴定,NYT 3060.5-2016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技术要求。
根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复杂病害,其发生与土壤条件、气候环境以及栽培管理密切相关。目前,针对大麦品种的抗病性鉴定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研究结果难以比较和验证。因此,NYT 3060.5-2016的发布为大麦品种的抗病性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NYT 3060.5-2016第5部分主要规定了大麦品种抗根腐病鉴定的技术流程和方法,包括试验设计、病原菌培养、接种方式、病情评估等关键环节。
在进行抗根腐病鉴定时,试验设计需遵循以下原则:
病原菌的培养是鉴定工作的基础。具体操作如下:
接种方式直接影响鉴定结果的准确性。NYT 3060.5-2016推荐以下两种接种方法:
病情评估是鉴定工作的核心环节,需严格按照以下标准执行:
NYT 3060.5-2016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第5部分为大麦抗根腐病的研究提供了标准化的操作指南。该规程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高大麦品种的抗病能力,还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细节,推动规程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