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番茄抗叶霉病鉴定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条件、鉴定方法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番茄品种(组合)抗叶霉病的鉴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of Resistance to Major Diseases of Tomato - Part 2: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of Tomato Resistance to Leaf Mol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NYT 1858.2-2010 是一项关于番茄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的技术规程,其中第二部分专门针对番茄抗叶霉病的鉴定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说明。这一标准的制定旨在为农业科研人员、种植者以及相关企业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来评估番茄品种对叶霉病的抗性水平,从而推动番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叶霉病是番茄生产中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这种病害会导致叶片出现黄褐色斑点,严重时会使整株植物枯萎,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某些高湿度地区,叶霉病可能导致番茄减产30%以上。因此,提高番茄品种的抗病性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NYT 1858.2-2010 第二部分详细规定了番茄抗叶霉病鉴定的技术流程和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以某国家级育种基地为例,研究人员依据NYT 1858.2-2010 标准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抗叶霉病筛选实验。结果显示,“京番308”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病能力,在自然发病条件下发病率仅为15%,而对照品种“合作903”的发病率达60%以上。这一成果为后续新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外,该规程还促进了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例如,中国农业大学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共同开展了一项跨国研究项目,双方基于NYT 1858.2-2010 的技术框架,成功筛选出一批适合全球推广的优质抗病番茄品种。
NYT 1858.2-2010 第二部分不仅填补了国内番茄抗叶霉病鉴定领域的空白,也为国际同类研究树立了标杆。未来,随着更多科研力量的投入,相信这一标准将在促进番茄产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