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通牦牛的饲养管理、繁殖技术、饲料与营养、疫病防控及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大通牦牛的标准化养殖和生产管理。
Title:NYT 1658-2021 Standard for Dangtong Yak Breeding and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NYT 1658-2021 大通牦牛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定的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之一,它代表了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独特的牦牛养殖传统与文化。以下是关于这一主题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NYT 1658-2021 大通牦牛是指在中国青海省大通县地区发展的一种牦牛品种。这种牦牛以其适应高寒环境的能力、优质的肉质和重要的文化价值而闻名。它是当地牧民世代传承的重要资源,也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象征。
NYT 1658-2021 大通牦牛之所以被列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是因为它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传统智慧。这种牦牛的养殖方式不仅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保留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知识体系,对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大通牦牛的养殖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通过放牧,牦牛帮助维持草原生态平衡,同时避免过度开发土地资源。此外,牦牛粪便可以作为天然肥料,促进植被生长,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
虽然大通牦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其养殖仍需遵循传统模式,以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和文化多样性。大规模商业化养殖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因此需要谨慎规划。
与其他牦牛品种相比,大通牦牛在体型、毛色和耐寒能力上都有独特之处。此外,大通牦牛的养殖历史更加悠久,其文化背景更为深厚,这使其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特色资源。
未来,大通牦牛的发展方向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