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狂犬病突发病例后的应急接种流程、疫苗选择、接种程序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疾控中心及相关单位在应对狂犬病突发病例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Title:TCADERM 3051-2023 Rabies Emergency Vaccination Requirements After Outbreak C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ADERM 3051-2023《狂犬病突发病例后应急接种要求》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内容是关于暴露后疫苗接种程序的调整。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更加细化了不同暴露级别的处理流程,尤其是Ⅲ级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以Ⅲ级暴露为例,根据新版标准,当发生Ⅲ级暴露时,除了立即进行伤口清洗、消毒外,还应在24小时内完成狂犬病疫苗的首次接种,并且推荐同时使用被动免疫制剂(如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这一规定与旧版相比,强调了时间窗口的重要性,即越早开始治疗效果越好。
具体应用方法如下:一旦确认为Ⅲ级暴露,应首先用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然后用碘伏或其他适当的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之后尽快前往医疗机构,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狂犬病疫苗接种方案。如果条件允许,还应该注射足量的被动免疫制剂,将其全部浸润注射于伤口周围及底部,剩余部分肌肉注射。在整个过程中,患者需要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完成后续针次的疫苗接种,通常为0天、3天、7天、14天和28天各接种一剂。
这项更新反映了当前医学研究对于狂犬病预防策略的最新认识,有助于提高暴露后处置的有效性,降低发病风险。因此,在面对疑似狂犬病暴露情况时,务必严格遵循新版标准的要求,确保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得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