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菜饼粕中异硫氰酸酯的测定方法——硫脲比色法。本文件适用于油菜饼粕中异硫氰酸酯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Isothiocyanates in Rapeseed Cake and Meal - Thiourea Colori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NYT 1596-2008 是中国国家农业行业标准,用于规范油菜饼粕中异硫氰酸酯含量的测定方法。异硫氰酸酯是油菜籽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抗真菌和抗癌等生物活性。因此,准确测定其含量对于评估油菜饼粕的质量和应用价值至关重要。
硫脲比色法是一种基于化学反应的定量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异硫氰酸酯与硫脲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来计算异硫氰酸酯的含量。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饲料行业的质量控制。
以某大型饲料生产企业为例,该公司每年处理数万吨油菜饼粕。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NYT 1596-2008标准,企业采用了硫脲比色法对产品进行定期检测。数据显示,通过该方法测定的异硫氰酸酯含量平均为3.5 mg/g,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2.8 mg/g),表明其产品具有更强的抗菌性能。
在探讨NYT 1596-2008标准时,还涉及以下几个重要子话题:
综上所述,NYT 1596-2008标准及其配套的硫脲比色法为油菜饼粕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持续优化检测技术和扩大应用范围,可以进一步提升这一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