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工厂化育秧的术语和定义、场地选择与准备、播种技术要求、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运输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水稻工厂化育秧生产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Rice Factory Seedling Rais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NYT 1534-2007 是中国农业标准化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它详细规定了水稻工厂化育秧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这项标准的出台旨在提高水稻种植的效率和质量,推动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通过工厂化育秧,农民可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从而减少传统育秧方式中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消耗。
工厂化育秧的核心在于利用现代化设施和技术手段,为水稻秧苗提供一个稳定、可控的生长环境。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提升秧苗的质量,还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例如,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工厂化育秧可以通过调节温度、湿度等参数,确保秧苗健康生长。
工厂化育秧涉及多个关键技术环节,这些环节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育秧体系:
以江苏省某水稻种植基地为例,该基地自2010年起全面实施NYT 1534-2007标准,建设了现代化的育秧工厂。通过工厂化育秧,该基地每年可培育超过百万株优质秧苗,相比传统育秧方式,产量提高了30%以上。此外,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病虫害发生率大幅降低,进一步提升了稻谷品质。
数据显示,该基地通过工厂化育秧技术,每亩稻田的经济效益增加了约20%,同时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实现了绿色环保的生产目标。这一成功案例充分证明了NYT 1534-2007标准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价值。
总之,NYT 1534-2007标准为水稻工厂化育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其推广和应用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