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饲料用菜籽粕的术语和定义、要求、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油菜籽为原料,经压榨法或浸提法制取油脂后的副产品,作为饲料原料的菜籽粕。
Title:Feed Rapeseed Meal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NYT 126-2005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饲料用菜籽粕的标准,旨在规范菜籽粕作为饲料原料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菜籽粕是油菜籽压榨提取油脂后的副产品,富含蛋白质、脂肪酸及多种矿物质,是重要的动物饲料来源之一。这项标准的出台,不仅保障了饲料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促进了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菜籽粕作为一种高蛋白饲料原料,其粗蛋白含量通常在35%以上,同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如赖氨酸和蛋氨酸,能够满足大多数动物的营养需求。然而,菜籽粕中也存在一些抗营养因子,例如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es),这些物质可能影响动物的消化吸收,甚至对健康造成一定危害。因此,NYT 126-2005 标准对菜籽粕中的有害成分设定了严格的限量指标。
NYT 126-2005 的实施为饲料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菜籽粕的质量稳定性。例如,某大型饲料企业通过严格遵循该标准,优化了生产工艺,将菜籽粕的硫代葡萄糖苷含量降低至40μmol/g以下,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此外,该标准还推动了相关检测技术的发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被广泛应用于硫代葡萄糖苷的定量分析。
从养殖业的角度来看,高质量的菜籽粕能够有效降低饲料成本,同时减少因抗营养因子导致的生产损失。据统计,在我国南方地区,菜籽粕已占到猪饲料配方中约15%-20%的比例,成为不可或缺的饲料原料。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NYT 126-2005 的修订和完善将成为必然趋势。未来,标准可能会进一步细化对其他抗营养因子的控制要求,同时探索更高效的脱毒处理技术。此外,如何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油菜品种,降低菜籽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也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总之,NYT 126-2005 不仅是一项技术规范,更是推动饲料行业和养殖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工具。通过持续优化标准和技术创新,菜籽粕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