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电工程地质观测的基本要求、观测内容、技术方法及记录分析。本文件适用于水电工程地质观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
Title:Code for geological observation of hydropower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NBT 35039-2014 是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用于指导水电工程中的地质观测工作。以下是关于此规程的一些常见问题及解答。
该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水电工程中涉及的地质观测工作。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大坝、引水隧道、地下厂房等结构物的地质观测。规程旨在规范观测方法、数据采集和分析流程,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地质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和记录水电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地质灾害或异常情况。通过观测数据,可以为设计优化、施工调整和运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保障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
观测点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具体地质条件和可能的风险因素确定。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数据采集频率取决于观测对象的变化速率和工程阶段的需求。例如:
当观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不是。该规程主要适用于大中型水电工程,对于小型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简化观测要求。此外,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如高寒地区、复杂岩溶区)可能需要额外的补充规定。
为了保证观测数据的质量,应严格遵守规程中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具体措施包括:
虽然规程主要针对国内水电工程需求制定,但在某些方面参考了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标准。因此,规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国际化视野,但具体的实施细节仍需结合中国国情。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规程与工程具体情况存在冲突,应优先遵循规程的基本原则,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必要时可咨询行业专家或主管部门,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