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电工程中围堰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条件、结构型式选择、稳定和应力计算、渗流计算及防渗措施、材料要求、施工与监测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大中型水电工程的围堰设计,小型水电工程可参照执行。
Title:Code for Design of Cofferdams in Hydropower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5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NBT 35006-2013《水电工程围堰设计导则》是中国水利水电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为水电工程中的围堰设计提供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围堰是水电工程建设中临时性构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直接影响到施工安全、工期以及工程成本。本导则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到施工方法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原则,为工程师们在复杂地质和水文条件下开展围堰设计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围堰设计的核心在于平衡安全性与经济性。首先,材料选择至关重要。导则强调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例如土石围堰适用于水流较缓的环境,而混凝土围堰则更适合高水头、大流量的情况。其次,结构形式需因地制宜,常见的围堰类型包括斜墙式、心墙式和透水式等。此外,导则还对围堰的高度、宽度及稳定性进行了严格规定,以确保其在施工期间能够承受各种荷载。
以中国某大型水电站为例,该工程采用了土石围堰结合混凝土防渗墙的设计方案。根据NBT 35006-2013的要求,设计团队对围堰进行了全面的计算与模拟,确保其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冲击。通过合理布置排水系统和设置沉降观测点,围堰在施工期间表现出色,不仅保障了主体工程的安全推进,还显著降低了建设成本。
NBT 35006-2013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围堰设计的质量,还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方面,它减少了因围堰失效导致的工程延误和经济损失;另一方面,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围堰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从而间接节约了资源消耗。据统计,在过去五年内,全国范围内采用该导则的水电项目累计节省资金超过10亿元人民币。
综上所述,NBT 35006-2013《水电工程围堰设计导则》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为我国水电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围堰设计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