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国际业务中应遵循的社会责任原则、实践和管理要求,包括环境保护、员工权益、社区参与、透明运营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所有从事国际承包工程业务的中国企业及其相关方。
Title:China's Guideline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Overseas Contracting Engineering Industry (Version 2.0)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国企业特别是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日益受到关注。在此背景下,《TCHINCA 2022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社会责任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的发布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框架。本文将聚焦于该《指引》与之前版本相比的重要变化之一——“环境管理”的升级,并结合实际应用给出具体操作建议。
环境管理要求的显著提升
相较于2018年版《指引》,新版在环境管理部分增加了更多量化指标和细化要求。例如,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新《指引》明确提出企业应逐步提高项目所在地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至75%以上,并且对于固体废弃物处理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要求实现90%以上的回收再利用率。这些新增内容反映了当前国际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重点从单纯的污染控制转向更加全面的资源高效利用。
如何有效落实新要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管理要求,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内部环境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设立专门负责环境事务的部门或岗位,制定详细的环境管理计划书等文件。同时,还应该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活动,确保每位参与项目的工作人员都能理解并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2. 加强技术创新投入
技术创新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手段之一。企业可以考虑引入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来降低用水量;采用新材料代替传统建筑材料以减少建筑垃圾产生;探索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如太阳能发电系统等替代化石燃料使用。
3. 强化供应链管理
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除了考量其价格和服务质量外,还应当重视对方是否具备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与供应商共同制定绿色采购政策等方式,推动整个产业链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4. 实施绩效评估机制
定期对自身及合作方在执行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客观评价非常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也有利于增强客户信任度从而赢得更多业务机会。
总之,《TCHINCA 2022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社会责任指引》中关于环境管理方面的更新体现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对促进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家企业能够积极响应号召,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己的做法,为建设美丽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