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工隧洞的设计原则、荷载组合、结构设计、衬砌型式、材料选择及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处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各类水工隧洞设计,其他类似工程可参照执行。
Title:Code for Design of Hydraulic Tunnel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NBT 10391-2020《水工隧洞设计规范》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NBT 10391-2020主要适用于水电工程中的水工隧洞设计,包括引水隧洞、泄洪隧洞、尾水隧洞等。此外,该规范还适用于其他类似工程中涉及的隧洞设计,但不包括矿山或交通隧道的设计。
围岩分类是水工隧洞设计的重要基础。根据NBT 10391-2020的规定,围岩分类应综合考虑岩体的强度、完整性、地下水条件及地应力等因素。通常采用RMR(Rock Mass Rating)或Q系统进行定量评估,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根据规范要求,隧洞衬砌设计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设计时应优先选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必要时可采用喷锚支护或其他复合结构。
地下水问题是水工隧洞设计中的重要挑战。根据规范,处理地下水问题的步骤如下:
设计时应确保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隧洞断面形状的选择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根据规范,选择断面形状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一般情况下,优先推荐圆形断面作为首选方案。
隧洞进出口段是水工隧洞设计中的关键部位,容易受到水流冲刷和地质条件的影响。根据规范,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此外,还需结合地形条件合理布置进水口和出水口。
根据NBT 10391-2020的要求,隧洞抗震性能评估应遵循以下原则:
设计时应确保隧洞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施工期的安全监测是保障隧洞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根据规范,监测内容主要包括:
监测数据应及时反馈至设计单位,用于动态调整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