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煤层气储层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地质参数测定、储层分类及资源量计算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煤层气田勘探与开发阶段的储层评价工作。
Title:Evalu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s
中国标准分类号:F13
国际标准分类号:75.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NBT 10256-2019 是一项关于煤层气储层评价的技术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煤层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工作。煤层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煤层气因其清洁、高效的特点成为替代能源的重要选择。然而,煤层气的开发并非易事,其储层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在开采前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
煤层气储层评价涉及多个关键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决定了煤层气的可采储量和经济效益。首先,煤层的渗透率是评价储层质量的核心参数之一。高渗透率意味着煤层气能够更顺畅地流动至井筒,从而提高开采效率。其次,煤层的吸附能力也是重要考量因素,它直接影响煤层气的储存量。此外,煤层的厚度、埋藏深度以及地质构造特征也对储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以中国某大型煤层气田为例,该地区通过实施 NBT 10256-2019 标准,成功完成了储层评价工作。通过对煤层的渗透率测试,发现该区域煤层的平均渗透率为0.1毫达西,属于中等渗透率煤层。结合煤层的吸附能力测试,确定该煤层的煤质为优质煤质,吸附能力较强。最终,该煤层气田的开发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年产量达到5亿立方米,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技术的进步,煤层气储层评价的标准也在不断完善。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加精确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应用,例如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优化储层参数预测,或者采用先进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提升评价精度。这些努力将推动煤层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