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煤矿用红外气体分析仪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煤矿井下环境中使用的红外气体分析仪,用于检测甲烷、一氧化碳等气体浓度的设备。
Title: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nfrared Gas Analyzers Used in Coal M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2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NBT 10162-2019《煤矿用红外气体分析仪通用技术条件》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流程和资源配置,可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
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分析仪分为多个独立模块,如光源模块、检测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这种设计不仅便于维护和升级,还能降低单次维修的成本。
引入智能校准功能,利用传感器自动监测环境变化并调整参数,减少人工干预频率,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
开发远程监控系统,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并上传至云端,通过数据分析提前预警潜在故障,从而避免因突发问题导致的停机损失。
设计时预留接口以支持未来新增气体种类的检测需求,这样可以减少后续改造成本,并满足不同场景的应用要求。
设置节能模式,在非高峰时段自动降低功耗,既符合环保要求又能显著降低长期运营成本。
实施用户权限分级制度,限制普通操作人员对关键参数的修改权限,防止误操作带来的风险。
配备小型便携式备用设备,当主设备出现故障时可快速替换,确保连续监测不受影响。
内置定期自检程序,能够周期性检查自身状态并在发现问题时发出警报,有助于及时发现隐患。
结合历史数据建立预测模型,通过对趋势的分析来安排预防性维护计划,减少意外停机次数。
构建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提供标准化但可定制化的售后服务方案,包括快速响应、现场培训和技术支持等服务内容。